车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涵盖基础管理、技术状况、安全设施及运行管理等方面:
一、基础管理
-
人员管理
-
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落实三落实(机构、责任、制度)、两有证(登记注册、持证上岗)、一检验(定期检测)、一预案(事故应对)。
-
检查人员资质与操作记录,确保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
-
车辆登记与档案
-
核查车辆登记注册信息,确保与检验报告、使用记录一致。
-
建立车辆台账,包括出厂资料、租用管理(如叉车)等。
-
二、技术状况排查
-
制动系统
- 检查刹车盘、刹车鼓、刹车片磨损及刹车油液位,确保效能正常。
-
轮胎与轮毂
- 核查轮胎气压、磨损程度、裂纹或鼓包情况,避免超载或使用劣质轮胎。
-
动力与传动系统
- 检测发动机运行状态(过热、异响)、传动部件磨损及燃料系统安全性。
三、安全设施检查
-
被动安全装置
- 验证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是否完好有效。
-
应急与标识
- 检查灭火器、急救包等应急设备是否齐全,警示标志、反光背心等是否配备。
四、运行管理规范
-
合规使用
- 禁止无证驾驶、超载、超速、违规停车及使用报废车辆。
-
维护保养
- 结合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及检验检测,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
五、专项排查触发条件
- 法规标准更新、设备调整、事故或极端天气后需开展专项排查。
总结 :清单需结合日常巡检与专项治理,重点关注人员资质、关键部件状态及合规使用,确保车辆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