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核心环节,结合权威性高、时效性强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
定岗定责 :明确各岗位、各人员的安全职责及考核标准;
-
制度保障 :制定包含排查范围、方法、档案管理等要素的规章制度。
二、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重点部位确定
-
风险辨识 :基于行业规范(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识别风险等级高的部位;
-
重点部位台账 :建立经批准的事故隐患排查重点部位清单。
三、隐患判定与排查实施
-
判定标准 :结合人、物、环境、管理因素,参考行业隐患目录或技术规范;
-
排查方式 :采用定期自查、互查、安环部专项检查等方式。
四、隐患整改与复查
-
整改措施 :制定包含责任、资金、时限、预案的“五到位”方案;
-
复查验证 :确保隐患彻底消除,形成闭环管理。
五、统计上报与档案管理
-
数据统计 :生成实时与历史隐患数据统计报表,支持决策分析;
-
档案管理 :建立隐患排查记录、整改台账等档案资料。
说明 :流程中需重点关注隐患信息及时上报、整改批复下达及全企业动态台账建立,确保信息周转效率。不同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环节,但核心步骤需符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