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隐患排查分类
-
运输企业及车辆隐患
-
检查车辆检验率、报废率,重点治理“两客一危”车辆、校车等逾期未检或临界车辆。
-
清理非法运营车辆(如长安车、摩托车)及超载、超速现象。
-
-
驾驶人风险隐患
-
聚焦AB证记满12分、逾期未审验/换证等高风险驾驶人,建立动态清零机制。
-
加强重点车辆驾驶员安全教育,督促及时处理未处理的违法记录。
-
-
道路设施隐患
-
排查临崖、急弯、坡陡路段的防护设施(如警示标志、波型护栏)及路面坑洼。
-
检查桥梁结构安全(如桥栏缺损、渗水问题)及交通安全标志设置。
-
-
重点路段隐患
-
针对事故多发路段(如赵家桥至上路段、分水岭至冷家路段)设置限速标志、震荡标线及清理路障。
-
在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增设警戒线。
-
二、治理措施
-
源头管控
-
完善机动车信息台账,停运未检车辆,严惩多次违法驾驶员。
-
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动态监管,防止超速、超载。
-
-
设施改善
-
投资修复路面坑洼,增设临时防护设施(如土方隔离、警示标志)。
-
更新交通标志、标线及信号灯,优化智能交通系统。
-
-
联合执法
-
建立多部门联合排查机制,重点整治“马路市场”“占道摆摊”等安全隐患。
-
严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如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消除肇事隐患。
-
三、实施步骤
-
隐患排查
-
采用“拉网式”检查,覆盖企业、车辆、驾驶人及道路设施。
-
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筛查风险隐患驾驶人。
-
-
整改落实
-
制定隐患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及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
-
对重点路段设置警示标志,保障行人安全。
-
-
长效管理
-
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动态更新隐患台账。
-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公众及驾驶员安全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