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缴费和个人划拨是职工医保的核心机制,个人缴费通常为工资的2%全额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则按年龄、地区政策以0.3%-4.2%的比例划入,退休人员享受定额或养老金比例划拨。资金专用于医疗支出,不可提现但可结转或继承,不同参保类型和地区的规则差异显著。
-
个人缴费规则
在职职工按工资的2%缴纳医保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例如月薪5000元,每月个人缴费100元直接划入账户。灵活就业人员需全额承担费用(如缴费基数的8%-11%),其中2%-3%进入个人账户。 -
单位缴费划拨比例
单位缴纳的医保费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以35岁以下职工为例,单位缴费的0.35%-1.3%划入个人账户;45岁以上比例提高至0.65%-1.7%。部分地区改革后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转为强化门诊统筹待遇。 -
退休人员特殊政策
退休后无需缴费,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养老金或社平工资的2%-5.1%划入,部分地区设保底金额(如每月70-100元)。例如某地退休人员按养老金的4%划拨,月养老金5000元则每月入账200元。 -
资金使用与限制
个人账户资金仅限支付门诊、购药、住院自付部分等医疗费用,部分地区允许家庭共济。资金归个人所有,可结转至次年或继承,但不得提取现金或用于非医疗消费。 -
地区与政策差异
北京、上海等地单位缴费划入比例较高(如45岁以上1.5%-2%),而中西部可能低于1%。城乡居民医保通常无个人账户,少数地区对特定群体(如退休人员)设固定划拨额度。
建议通过医保APP或线下经办机构查询实时划拨明细,并关注地方政策调整,如门诊共济改革可能影响个人账户入账比例。合理规划医疗支出,充分利用家庭共济功能提升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