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各阶段特点如下:
一、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第一代)
-
核心特点 :计算机作为网络中心,终端围绕其分布,采用集中式控制结构。主机负责数据处理与通信,终端仅接收/显示数据。
-
典型代表 :20世纪50-60年代的ARPANET,采用主机-终端模式,通信线路利用率低,主机负荷大且可靠性差。
二、分组交换网(第二代)
-
核心特点 :引入分组交换技术,实现数据分片传输与动态带宽分配。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分离,提高了线路利用率,支持突发式数据传输。
-
标志性成果 :ARPANET发展出TCP/IP协议雏形,主机仅处理数据,通信由网络完成。
三、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第三代)
-
核心特点 :ISO制定OSI参考模型,实现不同厂商设备互联互通。采用标准化协议(如TCP/IP),推动全球网络统一。
-
关键事件 :1984年发布OSI模型,ARPANET成为基础,形成全球通用的网络体系结构。
四、国际互联网普及应用(第四代)
-
核心特点 :以高速传输(千兆位/万兆位)和多媒体服务为特征,形成全球性互联网。网络对用户透明,支持多样化应用(如Web、视频等)。
-
发展趋势 :接入技术(如光纤)和网络安全技术持续发展,推动网络向智能化、综合化方向演进。
总结 :从集中式主机到标准化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终端集中、技术革新、体系统一和全球化应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