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莫奇利和普雷斯伯·埃克特设计。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计算时代的开端,具备全电子化运算、可编程性和高速处理能力三大突破性特点。
-
核心功能与设计
ENIAC采用约1.8万只电子管作为核心元件,通过物理接线编程,可执行复杂的科学计算任务,如弹道轨迹计算。其体积庞大(占地167平方米),功耗高达150千瓦,但运算速度比此前的机电设备快千倍以上。 -
历史意义
作为首个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解决了二战期间军事计算的迫切需求,并为后续计算机发展奠定基础。它的架构启用了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直接影响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 -
技术局限性
尽管划时代,ENIAC存在明显缺陷:编程需手动调整线路和开关,耗时且易错;电子管故障率高,维护成本惊人;仅支持十进制运算,数据存储能力有限。
ENIAC的诞生不仅加速了科学研究与工程发展,更揭示了电子计算的巨大潜力。如今,它的部分原件仍被博物馆珍藏,提醒着人们这一里程碑如何重塑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