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隐患整改需从结构安全、消防合规、手续完善三方面系统性解决,核心措施包括:专业鉴定风险等级、分类实施“一栋一策”加固或拆除、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
专业鉴定与风险分级
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对地基沉降、墙体开裂等隐患进行安全评估,明确D级(危房需拆除)或C级(需加固)风险等级。重点排查经营性自建房,优先处理3层及以上、违规加建或改建的房屋。 -
分类整改与技术措施
- 立即管控高风险房屋:疏散人员并封闭存在倒塌风险的建筑,依法拆除或排险。
- 加固修复中低风险房屋:通过碳纤维加固、钢构支撑等技术修复缺陷,限制用途(如禁止商用)直至验收合格。
- 补齐合法手续:对无规划许可或消防验收的自建房,需补办手续并满足抗震、防洪等标准。
-
长效监管与责任落实
建立产权人自查、街道巡查、群众举报的联防机制,利用数字化平台归集隐患台账。明确产权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拒不整改者依法强制执行,并纳入信用惩戒。
提示:整改需结合地方政策与技术规范,优先处理公共安全隐患,定期回访防止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