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权威信息,化工行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共20条,涵盖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工艺安全及环境管理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人员管理类
-
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考核不合格
未通过法定考核的人员不得担任安全生产相关职务,这是保障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的关键。
-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包括焊接、电工等高风险岗位,必须持证操作以降低事故风险。
二、设备设施类
-
“两重点一重大”设施防护距离不足
涉及重点监管工艺的装置、重大危险源罐区等,需符合国家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标准。
-
自动化控制系统缺失或未投入
重点工艺装置需实现紧急停车功能,罐区需配备安全仪表系统,全压力液化烃储罐需设置注水措施。
-
防爆电气设备未按标准安装
爆炸危险场所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否则易引发电气火花事故。
三、工艺与储存管理类
-
使用淘汰工艺设备
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工艺、设备继续使用,会显著增加事故概率。
-
危险品储存违规
包括超量储存、混存不同类别危险品,以及未设置检测报警装置。
四、环境与布局类
-
剧毒气体管道穿越公共区域
如架空电力线路、厂区道路等,需符合国家标准。
-
控制室防火防爆设计缺陷
面向火灾、爆炸危险侧需设置防火防爆措施,避免因外部火源引发事故。
五、安全管理制度类
-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需建立全员责任制、隐患排查制度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并确保落实。
以上标准综合了最新法规要求及行业实践,企业需定期排查并整改,以降低重大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