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受伤后不报工伤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必须依法申报,否则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即使劳动合同中有“工伤免责”条款,此类约定因违法而无效,员工仍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企业拖延或拒绝申报,员工可自行在1年内申请认定,并追讨企业应支付的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
-
法律强制规定申报义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逾期未申报的,企业需自行承担工伤待遇费用,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等。若企业未参保,则需按工伤保险标准全额支付。 -
“工伤免责”条款无效
劳动合同中“工伤概不负责”等条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条款。即使员工签字同意,企业仍须依法申报工伤并承担相应责任。例如,四川某建筑公司因拒报工伤被法院判定需支付员工全部治疗费用。 -
员工可自行申请认定
若企业未及时申报,员工或其近亲属、工会可在1年内直接向社保部门提交认定申请。需准备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书等材料。成功认定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逾期申报期间的费用由企业负担。 -
企业拒报的法律风险
除需赔偿员工损失外,企业还可能面临社保部门的罚款。例如,湖南某矿业公司因未及时申报尘肺病工伤,被法院判决支付员工16万余元待遇费用。
提示: 员工受伤后应第一时间要求企业申报工伤,保留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若遇企业推诿,及时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