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开展社会面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需构建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科技支撑、联动共治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以下是具体工作方案的示例框架:
一、风险排查重点领域
- 治安复杂区域:针对城中村、娱乐场所、城乡结合部等案件高发区域,通过网格化走访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建立动态台账。例如对辖区出租屋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定期核查租户身份信息。
- 消防隐患场所:对“三合一”场所、老旧小区、仓储物流单位开展消防设施检查,重点排查违规用火用电、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例如对餐饮商户燃气使用情况建立季度抽检制度。
- 矛盾纠纷隐患:依托社区警务室建立矛盾纠纷联调机制,重点关注家庭暴力、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等易激化矛盾。如建立重点人员“红黄蓝”三级预警档案,联合司法所开展调解。
二、智慧化排查手段
- 数据融合应用:接入雪亮工程监控系统,运用AI算法对重点区域人流密度、异常行为进行智能预警。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群众隐患线索“随手拍”上报功能。
- 风险研判模型:整合110警情、网格事件、舆情监测等数据,建立治安热点预测模型,生成周度风险热力图辅助警力部署。
三、闭环处置流程
建立“排查-登记-交办-整改-复查”五步工作链,对重大隐患实行领导包案制。例如对违规群租房整治,联合住建部门3日内出具整改通知,7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查验收。
四、长效运行机制
组建由民警、网格员、物业、志愿者构成的“1+3+N”联防队伍,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将隐患排查成效纳入民警绩效考核,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群众给予积分奖励。
风险隐患排查需注重科技赋能与传统走访相结合、专项治理与常态防控相衔接,通过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突发风险处置能力,切实筑牢辖区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