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雨水最少的十个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地区,其中新疆吐鲁番以年均降水量不足20毫米位居榜首,哈密、库尔勒等紧随其后。这些城市因深居内陆、地形阻隔水汽而形成极端干燥气候,全年晴天占比超90%,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 吐鲁番(新疆):年均降水量仅16.4毫米,是中国最干旱的城市。其盆地地形和天山阻挡水汽,导致气候极端干燥,夏季短暂阵雨难以缓解干旱。
- 哈密(新疆):年降水量约34毫米,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农业依赖灌溉,自然降水几乎可忽略。
- 库尔勒(新疆):年均降水58.6毫米,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地理位置使其降水稀少,但略多于吐鲁番和哈密。
- 敦煌(甘肃):年降水量40毫米左右,戈壁环绕,水汽来源有限,莫高窟等文物保存得益于干燥气候。
- 托克逊(新疆):吐鲁番盆地内的县级区域,年均降水不足10毫米,1968年甚至记录到0.5毫米的极端低值。
- 温宿县(新疆):大陆性气候下年降水稀少,昼夜温差极大,农业完全依赖人工灌溉系统。
- 英吉沙县(新疆):温暖带干旱气候,蒸发量远超降水量,光照时间长,自然植被稀疏。
- 乌鲁木齐(新疆):尽管是新疆首府,但年均降水仅259毫米,冬季少量降雪是主要水源之一。
- 兰州(甘肃):年降水约245毫米,黄河穿城而过缓解了干旱,但自然降水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银川(宁夏):年降水146毫米,贺兰山阻挡东南季风,使得这里成为北方干旱带的代表城市之一。
总结:这些城市的气候特征与地理位置紧密相关,干旱问题长期存在。若计划前往或定居,需重点关注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