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大部分,需覆盖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体系等关键维度,并动态更新以应对变化。
-
风险识别:从实验活动的全流程出发,系统排查潜在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
- 生物因子(如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传播途径);
- 化学危害(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
- 物理因素(辐射、高温、机械伤害);
- 人员行为(操作失误、培训不足、健康状态);
- 设施缺陷(设备故障、环境控制失效、电力中断)。
-
风险分析:评估危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结合实验性质划分风险等级(如低、中、高、极高)。需考虑:
- 常规与非常规活动(如新引入的化学品或实验方法);
- 外部干扰(自然灾害、相邻区域的影响);
- 历史事故数据(同类实验室的教训)。
-
风险评价: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应对策略,优先消除高风险源,对中低风险采取防护或监控措施。例如:
- 立即停止极高风险活动;
- 优化流程或升级设备以降低风险;
- 个体防护(如穿戴防护装备)和应急预案。
提示:风险评估需定期复审,尤其在法规更新、设备变更或事故发生后,确保防护措施始终有效。经验与专业性是关键,建议由具备资质的团队主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