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数学平均分呈现"先降后稳"趋势,2023年平均分约为70分(满分150分),其中山东、北京等教育强省平均分较高,达到75-80分。 新高考改革后数学试题更注重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导致初期平均分明显下滑,近年随着教学适应逐步回升。
-
改革初期(2017-2019)平均分骤降
首批试点省份平均分较旧高考下降15-20分,2017年浙江首次新高考数学平均分仅49分(满分150分),暴露出考生对开放性试题的不适应。命题突出"无套路可循"的特点,传统题海战术失效。 -
2020-2022年区域性差异显著
教育发达地区平均分领先优势扩大:2022年北京平均分78分,比西部省份高出12-15分。试题增加"多选题""结构不良题"等新题型,部分省份平均分出现5-8分的波动。 -
2023年整体趋稳
全国卷平均分回升至70分左右,压轴题得分率仍低于20%,但基础题正确率提升至65%。山东考生在"数学建模"类题目中表现突出,反映新课标教学成效。
新高考数学平均分变化本质是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的转型缩影,建议考生重点关注概率统计、数学建模、跨学科应用三大新命题方向,避免过度依赖机械刷题。未来平均分可能维持70-75分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