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关键在于盘活资源、选准路径、强化组织。通过整合土地、资产和人力,采取“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联合开发抱团发展、党建引领公司化运营等创新模式,可实现集体增收与农民致富双赢。以下从规划制定、实施措施和保障机制三方面展开具体策略。
科学规划是前提。需立足村庄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发展方案。城郊村可发展物业经济和劳务服务,农业村聚焦特色种植或农产品加工,生态资源丰富的村则开发休闲旅游。例如整合闲置农房改建民宿,或利用集体机动地建设苗圃基地。同时建立五年行动计划,明确阶段目标和责任分工,避免盲目跟风。
多元措施激活发展动能。一是资源整合:通过土地托管、宅基地整治增加可利用土地,盘活老旧校舍、厂房等闲置资产;二是产业创新:推广“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如发展白鹅养殖产业链或林下经济;三是服务创收:组建农机服务队、电商物流站点,提供统防统治、直播带货等增值服务。典型案例显示,联合建设高标准大棚或“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可使村集体年增收30%以上。
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选拔懂经营的能人担任村干部,并纳入绩效考核。政策上落实税费减免、留用地指标,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完善监督体系,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通过跨村联建、引入社会资本分散风险,如多个村合资成立“强村公司”开发项目。
村集体经济发展需因地制宜、长短结合,既要快速见效的“短平快”项目,也要培育长期稳定的产业支柱。建议优先试点示范再全面推广,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的筑牢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