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关键在于党建引领、因地制宜、资源整合与创新机制。通过盘活资产、培育产业、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推动共同富裕。以下是具体思路与措施:
-
党建引领,压实责任
推行“书记主抓、分级负责”机制,将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考核,建立报酬增长与收益挂钩的激励制度。例如,通过“镇村两级书记工程”统筹资源,选拔懂经济、能创新的党员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并组建后备干部库强化梯队培养。 -
盘活资源,差异发展
整合土地、山林等闲置资产,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变现。城郊村可发展物业经济;资源丰富的村可开发农旅融合项目,如农家乐、观光农业;产业基础好的村可联合企业成立合作社,延伸产业链(如粘玉米订单农业、灵芝加工),打造“一村一品”。 -
政策护航,创新模式
争取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将项目资产所有权归属村集体。探索“强村带弱村”联建模式,或成立镇级股份合作总社整合跨村资源。预留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如10-20亩),用于建设经营性物业或标准化厂房,形成稳定收入来源。 -
科技赋能,拓宽渠道
引入电商直播销售农特产,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社推广无人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利用“线上+线下”活动(如采摘节、第一书记代言)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开发休闲垂钓、民宿旅游等三产项目,实现多元创收。
总结:村集体经济发展需立足实际、长远规划,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激活内生动力,同时注重风险防控与利益共享,确保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