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不是居民养老保险,两者虽然都属于养老保障体系,但在参保对象、缴费方式、领取条件等方面有明显区别。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的补充养老制度,而居民养老保险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之一,主要覆盖无业或灵活就业人群。
-
参保对象不同
个人养老金面向已参加职工或居民养老保险的人群,属于自愿参与的补充养老计划;居民养老保险则主要针对无固定职业的城乡居民,如农民、自由职业者等,是基础养老保障的一部分。 -
缴费方式不同
个人养老金由个人全额缴费,每年上限12000元,可自主投资金融产品;居民养老保险则按年缴费,通常分多档(如200元-5000元/年),部分费用可能由地方政府补贴。 -
领取条件不同
个人养老金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才能领取,且必须转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居民养老保险要求累计缴费满15年,到60岁后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
账户性质不同
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封闭运行,退休前不可提前支取,但可投资理财;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可继承,部分地区允许特殊情况下的提前支取。 -
政策目标不同
个人养老金旨在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个人为养老增加储备;居民养老保险则侧重提供基础生活保障,体现社会普惠性。
个人养老金和居民养老保险互为补充,前者适合希望提升养老质量的人群,后者则是基础兜底保障。建议根据自身职业和收入情况合理选择,或两者结合参与以优化养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