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月是农历正月的别称

始月确实是农历正月的别称之一。以下是关于农历正月及其别称的详细解释:

农历正月的别称

  • 孟春:春季的首月,表示新年的开始。
  • 正月: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即岁首。
  • 端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因避秦始皇讳改为“端”。
  • 元月:有开始的意思,指一年的第一个月。
  • 新正:新年第一个月。
  • 开岁:新的一年开始。
  • 嘉月瑞月: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意为美好的月份。
  • 陬月孟陬:根据《尔雅·释天》,正月为陬。

别称的来源和涵义

  • 孟春:来源于《国语辞典》,表示春季之始。
  • 正月:原指古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即岁首。
  • 端月:因避秦始皇讳,将“正”改为“端”,意为开端伊始。
  • 元月:因为一月是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所以称为元月。
  • 新正:正月是新年第一个月,故称为新正。
  • 开岁:表示新的一年开始。
  • 嘉月瑞月:新年新气象,故称一月为嘉月或瑞月。
  • 陬月孟陬:《尔雅·释天》中提到的正月为陬。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农历正月的别称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本文《始月是农历正月的别称》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97102.html

相关推荐

农历一至十二月的别称

农历一至十二月的别称主要根据气候、植物、节气等特征命名,具体如下: 一、正月(农历一月) 核心别称 :正月、端月、新正、元月、嘉月、开岁 其他别称 :孟春、岁首、征月、初月 二、二月(农历二月) 核心别称 :杏月、丽月、花月、如月、仲春 其他别称 :酣春、伸春、蚕月 三、三月(农历三月) 核心别称 :桃月、季月、暮春、蚕月 其他别称 :晚春、莺时、桐月 四、四月(农历四月) 核心别称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农历正月的别称和雅称

农历正月的别称和雅称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意象的命名,也有历史文化的沉淀。以下是综合整理的结果: 一、常见雅称 孟春 表示春季的第一个月,象征万物复苏。 端月 因秦始皇避讳“正”改称“端”,寓意新年开端。 柳月 源于正月插银柳的习俗,银柳插瓶头故称。 陬月 古代历法称正月为孟阳/孟陬,出自《山堂肆考》。 太簇 源自《吕氏春秋》,秦始皇时期使用。 开岁 指农历新年,特指正月。 二、其他雅称 正阳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农历十二个月份的别称

​​农历十二个月份的别称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智慧,更以诗意的植物、气候特征命名,如“杏月”“荷月”“桂月”等,生动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正月​ ​:端月、元月、孟春,象征新年伊始,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 ​:杏月、花月,因杏花绽放得名,仲春时节别称“绀香”。 ​​三月​ ​:桃月、蚕月,桃花盛放,暮春别称“莺时”。 ​​四月​ ​:梅月、槐月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正月的别名叫什么

正月的别名叫端月 。 正月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除了广为人知的“正月”称呼外,它还有“端月”这个别称。 1. 端月的由来 “端月”这一别称源自古代中国的习俗和历法。在古代,人们将正月视为新的开始,是万物复苏、新年新气象的象征。用“端月”来称呼正月,寓意着新的起点和希望。 2. 端月的习俗 正月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例如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农历正月古代叫法

农历正月的古代别称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端月 因“端”有“开端、起始”之意,秦始皇为避讳“政”字,将正月改为“端月”,成为后世通用称谓。 元月 “元”表示“开始、第一”,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因此得名“元月”。 孟春/孟阳 农历正月对应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因“孟”为“首”的意思,故称“孟春”或“孟阳”。 陬月 古代历法中,正月别称“陬月”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正月十五古代雅称

正月十五在古代的雅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 元宵节 因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故得名“元宵节”。 上元节 根据道教“三元”(元始、上元、下元)的说法,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 小正月 正月为农历元月,古人称其为“元月”,正月十五因是元月中的重要节点,故称“小正月”。 元夕 “元”指正月,“夕”指夜晚,合称“元夕”,强调月圆之夜的节日氛围。 灯节 因古代以观灯为主要习俗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正月雅称最简单解释

​​正月雅称是古人对农历一月的诗意别称,常见的有柳月、端月、孟春等,既反映自然物候又蕴含历史文化。​ ​ ​​柳月​ ​:因正月民间有插银柳的习俗,银柳枝条缀满银芽,象征新春生机,故称“柳月”。 ​​端月​ ​:秦始皇为避名讳(“正”与“政”同音),将“正月”改为“端月”,“端”意为开端,契合岁首之意。 ​​孟春​ ​:古代以“孟、仲、季”划分季节月份,正月为春季首月,故称“孟春”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农历二月的别称及美名

仲春、杏月、花朝、如月、夹钟 农历二月作为春季的第二个月,拥有丰富的雅称和美名,这些称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意象。以下是主要别称及由来: 一、核心雅称 仲春 因处于春季中间而得名,是农历二月的标准称谓。 杏月 以盛开的杏花为象征,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成为经典意象。 花朝 源自百花盛开的时节,唐代已有花朝节习俗,人们踏青赏花,故称“百花生日”。 如月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古代十二个月的雅称是什么

古代十二个月的雅称包括: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这些雅称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季节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正月:端月、柳月、孟春、岁始、初阳 正月是一年的开端,古称“端月”,寓意“开端伊始”。柳月则因柳树发芽而得名,孟春代表春季的第一个月,岁始和初阳则突出了新年伊始的温暖与希望。 二月:杏月、如月、仲春、花朝 二月正值杏花盛开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农历三月的别称及美名

农历三月的别称及美名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别称 季春/季月 指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强调其季节属性。 暮春/晚春 描述春季末期的气候特征,如烟雨、绿柳等意象。 桃月 因桃花盛放得名,体现农历三月桃花烂漫的景象。 蚕月 古代养蚕习俗的象征,与《诗经》中的“蚕月条桑”相关。 莺月/鸢月 以莺啼、鸢飞等暮春动物活动命名,突出生机与活力。 二、其他雅称 绸月 :因桑蚕丝织品得名。 建辰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正月最好听的别称

正月最好听的别称包括“端月”“柳月”“孟春”“开岁”和“新正” ,这些雅称不仅蕴含传统文化底蕴,还体现了人们对新春的美好寄托。 端月 :因避秦始皇名讳(“正”与“政”谐音)而改称,寓意“开端伊始”,象征一年之始的庄重与希望。 柳月 :源于正月插银柳的习俗,银柳谐音“银留”,暗含招财纳福的吉祥之意,名称清雅且富有画面感。 孟春 :取自农历春季首月的称谓,既有时序的严谨,又带有“春之初生”的诗意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正月的唯美别称

​​正月作为农历岁首之月,承载着千年文化雅韵,其唯美别称如“端月”“柳月”“嘉月”等,既蕴含自然时序的诗意,又折射出避讳、祈福等历史人文色彩。​ ​ ​​端月​ ​:因秦始皇名“政”而避讳改称,取“开端伊始”之意,既保留岁首内涵,又添一层庄重。​​柳月​ ​:源自正月银柳插瓶的习俗,柔嫩柳枝象征新春生机,赋予月份灵动美感。​​嘉月/瑞月​ ​:以“嘉”“瑞”喻吉祥,呼应新年祈福纳祥的传统心理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农历三月是桃月农历九月是什么月

农历三月被称为桃月,因其时桃花盛开,绮丽芬芳,故有“三月桃花粉面羞”之说,充满诗意。 而农历九月则有多种别称,如“菊月”“霜月”“季秋”等,其中“菊月”尤为突出,源于此时菊花盛开,成为秋季的象征。 农历三月为何称桃月? 桃花盛开 :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花色艳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自然景观 :桃花的盛开不仅美化了自然,也反映了春末夏初的气候特点。 文化意象 :桃花常与美好爱情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桃花是农历三月还是阳历三月

桃花的开花时间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阳历三月(3-4月) 这是桃花盛开的普遍时间范围,适用于大多数地区。此时气温回暖,阳光充足,是桃花生长和绽放的主要阶段。 农历三月(传统说法) 在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中,“三月桃花开”常指农历三月,象征桃花运旺盛的时节。但这一说法更多体现民俗寓意,实际开花时间仍以阳历为准。 总结 :若指具体开花月份,建议以阳历3-4月为准;若涉及文化寓意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三月桃月其他月是什么月

桃月 三月被称为“桃月”,这是由于此时桃花盛开而得名。关于三月的其他雅称,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主要雅称 季月 作为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阶段,三月作为季春的最后一个月,故称“季月”。 晚春/暮春 三月处于春季末尾,故有“晚春”“暮春”之称,强调春季即将结束的时段。 蚕月 因此时正是养蚕的关键时期,古人通过“蚕月条桑”等农事活动进行桑枝修剪,故得名。 上春/春日 早春阶段,特指农历正月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桃月是农历几月的别称

三月 桃月是农历三月的别称,具体信息如下: 基本定义 桃月指农历三月,因此时桃花盛开、景色绮丽而得名。 其他别称 包括季月、晚春、暮春、蚕月、上春、绸月、三春、阳春等,均与春季特征相关。 文化背景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美丽与春天,故三月被称为“桃月”。 该月还因养蚕习俗被称为“蚕月”,《诗经》中已有相关记载。 时间范围 通常指农历三月整月,部分资料强调“三月初”为桃花盛放期。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二月是杏月三月是桃月

​​二月被称为“杏月”,因杏花初绽、春意盎然;三月得名“桃月”,因桃花怒放、绮丽芬芳。​ ​这两个雅称源自古人以花卉特征命名月份的习俗,既体现自然物候之美,又蕴含传统文化中对季节的诗意感知。 ​​杏月的由来与象征​ ​ 农历二月正值仲春,杏花含苞待放,故以“杏月”为名。这一称谓不仅描绘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生动景象,也暗合农耕文化中对春耕时节的重视。杏花娇小柔媚,古人常将其与仕女形象关联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农历三月古代雅称

桃月、蚕月、季月 农历三月的雅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其中以「桃月」最为常见: 桃月 因农历三月桃花盛开得名,象征生机与美丽,是该月最广为人知的雅称。 蚕月 古代以养蚕为重要生产活动,故称三月为蚕月,与《诗经》中的“蚕月条桑”相呼应。 季月 指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即季春之末,故称季月。 暮春/晚春 表示春季即将结束的阶段,与“小清明”等节气相关联。 建辰 夏历三月北斗星指向东南辰位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三月又叫什么月古代雅称

根据权威资料,古代三月的主要雅称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桃月 因三月桃花盛开,绮丽芬芳得名,常见于诗词中。 蚕月 作为养蚕关键月份,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 季月 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份,体现季节划分。 暮春/晚春 指春季末期,气候温暖,万物凋零前的阶段。 莺月 以黄莺啼叫为特征,象征生机与春意盎然。 其他补充 :三月还被称为“绸月”(因桑蚕丝织)、“上春”(孟春之后)等,但以上五类为最典型雅称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农历三月的雅称叫什么

农历三月在传统文化中拥有​​十余种雅称​ ​,其中​​季春、桃月、蚕月、暮春​ ​最为经典,分别体现时令排序、花卉特征、农事活动与季节意境。这些别称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诗意观察与生活智慧。 ​​季春​ ​:源自“孟仲季”的排序,指春季最后一个月。古人以“季”为末,如《诗经 》中“季春之月”即强调三月作为春的收尾,此时万物生长趋于饱满。 ​​桃月​ ​:因桃花盛放得名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