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报四级成绩是高风险行为,学校通常能通过学籍系统、证书编号核验等方式查出真实情况。 关键风险点包括:学籍系统自动同步成绩、用人单位或考研复试时的二次核查、伪造证书的法律后果等。
-
学籍系统直接关联成绩
高校教务系统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数据库联网,学生查询的分数与学校后台数据完全一致。即使暂时未被发现,毕业审核时仍会触发自动核对机制,异常情况将标记为“未通过”。 -
证书编号可在线验证真伪
真实的四级证书带有唯一编号,学校或用人单位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官网核验。谎报者若提供虚假编号会立刻暴露,而无法提供编号则直接被视为无效成绩。 -
升学就业环节的二次审查
考研保研时,目标院校会要求官方成绩单;国企/外企入职需提交证书原件。若前期谎报,在这些关键节点被查出会导致资格取消、信用记录受损等连锁反应。 -
法律与校规的双重惩罚
伪造证书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同时校规普遍规定“虚报材料者取消评优/学位资格”。曾有学生因篡改四级成绩被取消保研资格并记入档案。
诚实面对成绩是唯一稳妥选择。 四级未通过可通过补考或雅思/托福等替代考试弥补,谎报的代价远高于重考成本。学校核查技术日益完善,侥幸心理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