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第一例艾滋病发现于1995年,这一时间点标志着该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端。关键数据显示,早期病例以注射吸毒传播为主,后逐步转为性传播主导,且近年增速已明显放缓。
-
流行特征演变:1995年报告首例后,2007年前主要传播途径为吸毒共用针具,此后性传播(尤其是男男性行为)成为主要方式。2009年首次出现母婴传播病例,表明疫情向普通人群扩散。
-
防治措施成效:通过***维持治疗、高危人群干预和检测覆盖率提升(从2.1%增至11.3%),吸毒人群感染率从4%降至不足1%,全市感染率(0.0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当前疫情特点:感染者中男女比例3:1,90%通过性传播,且呈现低龄化与高龄化两极趋势。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提升至72.2%,病死率从7.2%降至3.2%。
-
社会支持体系: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提供医疗救助与生活帮扶,并加强婚检、孕检等源头防控,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防治模式。
提示:尽管防控取得进展,但公众仍需警惕不安全性行为与母婴传播风险,主动检测是早发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