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治愈病例发生在2007年,患者“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通过骨髓移植成功清除了体内的HIV病毒,成为全球首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这一突破性治疗的关键在于供体携带罕见的CCR5基因突变,该突变能阻止HIV病毒进入免疫细胞。
-
治疗背景与患者情况
蒂莫西·布朗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在接受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时,医生特意选择了携带CCR5-Δ32基因突变的捐献者。这种突变使免疫细胞缺乏HIV入侵所需的受体,从而阻断了病毒复制。 -
治疗原理与关键突破
HIV病毒通常通过CCR5受体感染CD4免疫细胞,而CCR5-Δ32突变导致该受体缺失。移植后,布朗的新免疫系统具备抗HIV能力,最终在停药后长期未检测到病毒复发,证实功能性治愈。 -
后续研究与局限性
尽管“柏林病人”的成功为艾滋病治愈带来希望,但类似疗法风险极高且依赖特殊基因配型,难以普及。后续研究尝试通过基因编辑或干细胞技术模拟CCR5突变,但尚未实现同等效果。
蒂莫西·布朗的案例证明了艾滋病治愈的可能性,但大规模推广仍需更安全、普适的方案。 当前医学界正探索基因疗法、长效抗病毒药物等新途径,以期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