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全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达135.5万例,其中新增病例10.16万例,较2023年下降8.0%。异性性传播占比73.4%,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而男性感染者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比3.2:1)。尽管新增病例减少,但死亡人数上升至35,891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数据与趋势
- 总体规模:现存活HIV感染者74.98万例,AIDS患者60.52万例,累计死亡49.14万例。
- 新增病例下降:2024年新增病例10.16万例,同比减少8.0%,但性传播(异性+同性)合计占比高达98.6%。
- 重点人群:男性感染者占比76%,1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214例,母婴传播率降至0.1%。
传播途径分析
- 异性性传播(74,636例)占比超七成,与多性伴、安全措施不足有关。
- 同性性传播(25,615例)占比25.2%,仍需针对性干预。
- 母婴阻断成效显著(93例),但需持续加强孕产妇筛查。
防控挑战与建议
- 早检测早治疗:降低感染者发展为AIDS的比例,提高生存质量。
- 高危行为干预:推广安全套使用,强化72小时内阻断措施(有效性超95%)。
- 消除歧视:67%感染者因担忧身份暴露拒绝就医,需普及匿名检测服务。
艾滋病防治需全社会共同参与,科学认知、主动检测和规范治疗是遏制疫情的关键。若发生高风险行为,请立即采取阻断措施并定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