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最谨严是什么意思

"著述最谨严"是指在学术著作或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高度严谨性和细致性。具体解析如下:

  1. 核心含义

    "著述"指撰写文章、编纂书籍等学术活动;"谨严"强调严谨、审慎的态度,包括文字推敲、逻辑严密和学术规范。整体表达对作者治学态度的肯定。

  2. 鲁迅的典型代表

    该表述特指鲁迅的学术成就,如《中国小说史略》等著作,均体现了其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分析。

  3. 蔡元培的评价

    蔡元培在挽联中以此赞誉鲁迅,既肯定了其学术贡献,也暗含对其学术精神的传承与推崇。

  4. 延伸意义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著述最谨严"可用来形容任何领域中追求高质量、高标准的学术或文学创作。

本文《著述最谨严是什么意思》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17045.html

相关推荐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意思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不仅是中国小说研究的开山之作,更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开创性的体系构建和深刻的学术思想,成为现代学术史上的典范。​ ​ 蔡元培以“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评价此书,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其超越单一领域的学术价值——它既是小说史的奠基性著作,更体现了鲁迅作为学者“​​求真务实、批判创新​ ​”的精神内核。 ​​体系开创与材料精审​ ​ 鲁迅打破“小说自来无史”的传统认知

2025-05-15 学历考试

党员干部任人唯亲违纪吗

党员干部任人唯亲属于严重违纪行为。根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六条和第八十四条,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说情干预、跑官要官、突击提拔或调整干部等行为,均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直接责任者将受到党纪处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也明确要求坚持公正用人、公道正派,杜绝任人唯亲现象。 违纪行为的认定与后果 违纪行为认定 :任人唯亲是指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以个人关系

2025-05-15 学历考试

任人唯亲违反什么纪律

​​任人唯亲直接违反《中国***纪律处分条例 》中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组织纪律,属于“七个有之”突出问题之一,情节严重者可开除党籍。​ ​ 其核心在于破坏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将职务作为私相授受的资源,导致政治生态恶化。 ​​违反《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具体条款​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等行为明确列为违纪情形,根据情节轻重可给予警告至开除党籍处分。例如突击提拔亲属

2025-05-15 学历考试

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等违反

​​违反EEAT原则的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等行为会严重损害内容质量与网站可信度,导致搜索引擎排名下降甚至被惩罚。​ ​这类行为违背了Google对​​经验真实性、专业性、权威性​ ​和​​用户信任​ ​的核心要求,尤其在YMYL(关乎用户健康、财务等重大利益)领域危害更甚。 ​​经验造假破坏可信度​ ​ 虚构专家身份或团队背景(如虚假标注作者资历)、排斥真实有经验的内容创作者

2025-05-15 学历考试

任人唯亲情节严重的给予什么处分

‌任人唯亲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将面临开除党籍、撤职或开除公职等严厉处分,并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 ‌党纪处分 ‌ 在党内,任人唯亲属于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情节严重者,依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六条,可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处分。若涉及买官卖官、利益输送等恶劣情形,一律从严处理。 ‌政务处分 ‌ 对公职人员

2025-05-15 学历考试

坚持什么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现高效治理的重要原则。任人唯贤强调以德才为标准选拔人才,反对任人唯亲中仅凭关系、背景用人,有助于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社会效率,促进长远发展。 一、任人唯贤的优势 公平性 :任人唯贤以德才为标准,打破了血缘、关系等非能力因素的束缚,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职位,体现了社会公平。 效率提升 :选拔贤能之士,能够将最优秀的人才配置到关键岗位

2025-05-15 学历考试

任人唯亲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任人唯亲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危害程度与企业管理水平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人才流失与团队士气低落 内部晋升通道被关系户占据,导致有能力员工看不到发展希望而离职,形成“老人躺平、新人难进”的恶性循环。员工因感到不公平而产生消极怠工情绪,削弱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决策失误与效率低下 管理层因私人关系降低用人标准,关键岗位被能力不足者占据,导致决策失误率上升

2025-05-15 学历考试

任人唯亲与举贤不避亲

​​“任人唯亲”与“举贤不避亲”的本质区别在于动机与标准:前者以亲疏关系为唯一准则,可能牺牲公平与效率;后者以才能为核心,不因亲疏而否定贤能。​ ​ 两者的平衡体现组织用人的智慧,关键在于建立透明机制,确保“亲”与“贤”的界限清晰。 ​​1. 定义与核心差异​ ​ “任人唯亲”指仅凭血缘、私交等关系用人,忽视能力与岗位匹配度,易导致资源错配与团队失衡;“举贤不避亲”则强调优先考量才能

2025-05-15 学历考试

老板任人唯亲的后果

​​老板任人唯亲会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管理混乱、创新停滞,最终削弱竞争力甚至走向衰败。​ ​ 这种用人方式短期内可能带来信任感,但长期会破坏公平环境,引发内部矛盾,使企业失去市场活力。以下是具体后果分析: ​​人才结构失衡与流失​ ​ 任人唯亲直接挤压优秀人才的晋升空间,导致真正有能力者因缺乏发展机会而离职。典型案例是王安电脑公司因创始人将管理权交给能力不足的儿子,一年亏损4.24亿美元,最终破产

2025-05-15 学历考试

著述最谨严下一句是什么

‌“著述最谨严”的下一句是“非徒中国小说史”。 ‌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序言,强调了他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不仅体现在这部著作中,更贯穿于其所有文字创作。 ‌鲁迅的治学精神 ‌ 鲁迅以考据扎实、论证严密著称,《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小说发展史的专著。他通过梳理历代文献,打破传统偏见,为小说正名,展现了一贯的“谨严”风格。 ‌“非徒”的深意 ‌ “非徒”意为“不仅仅”

2025-05-15 学历考试

著述最谨严的评价

​​著述最谨严的评价需同时满足学术性、原创性、规范性和可读性四大核心标准​ ​,其本质是通过客观论证、创新观点、严格格式与清晰表达,建立内容权威与用户信任。以下是具体展开: ​​学术性为根基​ ​ 严谨的著述需基于充分文献调研与实证数据,避免主观臆断。例如,引用权威研究支撑论点,采用科学实验或案例分析,确保结论可验证。逻辑链条需完整,从问题界定到方法设计、结果分析环环相扣,避免论证断层。

2025-05-15 学历考试

著述不辍什么意思

著述不辍是一个汉语成语,由“著述”和“不辍”两个词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核心含义 指长期坚持写作,从未中断。其中,“著述”指编撰著作,“不辍”意为不停止。 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源于对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持续性的描述,常见于评价学者、作家等长期投入创作的人。 使用场景 多用于学术领域或文学批评,强调持之以恒的创作精神。例如:“这位老学者一生著述不辍,成果丰硕”。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锲而不舍

2025-05-15 学历考试

著述和论文有区别吗

‌著述和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创作目的、内容深度和受众范围。 ‌著述通常指系统性的学术著作或书籍,内容全面且面向大众或专业读者;论文则是针对特定问题的研究成果,结构严谨且主要面向学术界。两者在篇幅、格式要求和传播方式上也有显著差异。 ‌创作目的不同 ‌ 著述旨在全面阐述某一领域的知识或观点,可能包含作者长期研究的总结;论文则聚焦具体问题,以论证或解决某个学术命题为核心目标,强调创新性和学术贡献。

2025-05-15 学历考试

著有过什么意思

​​“著有过”是古代礼制中的核心概念,意为通过礼法揭露过错、规范行为,以达到“示民有常”的社会治理效果。​ ​其核心作用在于​​彰显道德准则、纠正过失、建立社会公序​ ​,出自《礼记·礼运》中“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的经典论述。 古代统治者通过礼制公开揭露过错,既是对个体的警示,也是对集体行为的引导。例如,用礼法表彰善行、验证诚信,同时明确过失的边界

2025-05-15 学历考试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的意思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是蔡元培对鲁迅学术成就的高度评价,既肯定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体现的严谨治学态度,也强调了其学术研究的深远影响。 1. 鲁迅的严谨治学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其十余年心血的结晶,通过对大量古籍的校勘与整理,展现了他严谨的学术态度。他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学术方法,还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为后来的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中国小说史略》的学术价值

2025-05-15 学历考试

出岫在男女之间的意思

​​“出岫”在男女之间比喻从隐退或沉寂中崭露头角,​ ​ 如云破山岫般自然展现才华或情感。这一意象源自山水诗文,既描绘自然景象,也隐喻人物(尤其是女性)从含蓄到绽放的蜕变过程。 ​​自然意象的浪漫转化​ ​ 古诗文中“云出岫”常形容云雾缭绕的山景(如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后引申为人物突破束缚的姿态。在男女语境中,可比喻女性从闺阁走向社会,或情感从含蓄到直白的过程,如“她如春云出岫

2025-05-15 学历考试

齐桓晋文之事思维导图

​​《齐桓晋文之事》思维导图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可视化结构提炼春秋霸主的政治智慧与历史逻辑,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孟子论辩艺术、王道思想及诸侯博弈的关键脉络。​ ​ ​​孟子论辩逻辑的层次化呈现​ ​ 思维导图可清晰划分齐宣王与孟子的五层对话结构:从“王问霸业”到“保民而王”的迂回说服,再到“推恩天下”的民本思想。通过分支标注比喻(如“牛羊何择”“缘木求鱼”)和逻辑链条(如“不为”与“不能”之辩)

2025-05-15 学历考试

什么是著述

‌著述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系统整理、创作和编写形成的文字作品,包括书籍、论文、研究报告等,具有原创性、系统性和知识传播价值。 ‌ ‌原创性与知识贡献 ‌ 著述的核心在于原创内容,无论是学术研究、文学创作还是专业领域的总结,都需要作者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系统性结构 ‌ 与零散的文章不同,著述通常具备完整的逻辑框架,比如目录、章节划分、论证过程等,确保内容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2025-05-15 学历考试

最标准的忏悔文

关于“最标准的忏悔文”,需结合宗教背景和具体需求进行区分。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几种常见类型及代表文本: 一、佛教常见忏悔文 四句皈依式 《华严经》核心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是佛教最经典的忏悔形式,强调对贪嗔痴三毒的觉悟与悔过。 大悲忏 依据《大悲心陀罗尼经》编集,包含发愿回向、诵《大悲咒》等内容,需配合特定仪式(如念诵14遍)。 地藏忏

2025-05-15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