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选举中20%的计算方法及相关规则如下:
一、基本计算公式
差额比例的计算公式为: $$ 候选人数 = 应选人数 \times (1 + 差额比例) $$
其中差额比例为20%(0.2),即: $$ 候选人数 = 应选人数 \times 1.2 $$
示例 :若应选5人,则候选人数应为: $$ 5 \times 1.2 = 6 \text{人} $$
(采用“进一法”取整,即使小数部分不足1也需进位)
二、其他注意事项
-
差额比例的法定要求
根据《中国***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20%,且需采用“进一法”取整。 例如:应选4人时,候选人数至少为5人(4×1.2=4.8,进位为5)。
-
实际应用场景
- 选举人数确定 :先根据应选人数计算候选人数,再通过投票选举产生最终当选者。 - 其他20%的20% :若单位经费预算中20%为差额拨款,指单位需自行承担的差额部分(如总差额的20%),与选举比例无关。
-
特殊情况处理
- 若计算结果为小数(如1.2),必须向上取整(如1.2→2)。 - 若候选人数不足法定差额,需重新调整候选名单。
三、总结步骤
-
确定应选人数;
-
按公式计算候选人数(×1.2并进一);
-
组织选举,得票数超过应选人数者当选。通过以上方法,可确保选举的竞争性和代表性,同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