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于2015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签署第29号主席令公布施行。该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11个领域,并明确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标志着我国国家安全法治化进程的重大突破。
-
立法背景与核心目标
国家安全法取代了1993年颁布的旧版法律,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需求,以维护国家政权、主权、领土完整为核心,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纳入统一框架。 -
内容亮点与创新
- 全面覆盖11大安全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网络、生态等,首次将太空、深海、极地等新型领域纳入保护范围。
- 明确公民义务与权利:规定公民需保守国家秘密、报告危害国家安全线索,同时保障协助国家安全工作者的人身与财产权益。
- 确立网络空间主权:要求防范网络攻击和窃密,维护国家网络主权,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实施意义与社会影响
国家安全法构建了“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领导体制,强化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通过全民教育日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了解法律内容、增强安全意识,才能共同守护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