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它系统整合了70余年民事法律实践成果,以7编1260条的宏大篇幅,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权利保护体系,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 历史性突破:从1986年《民法通则》到2020年民法典诞生,历经30余年探索,终结了民事法律“散装”状态,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法典梦。其编纂过程10次公开征求意见,吸收102万条民意,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
- 体系化创新:首创“7编”结构,将人格权、侵权责任独立成编,突破传统大陆法系体例。废除《婚姻法》《合同法》等9部单行法,实现民事规则统一化,填补了立法空白。
- 核心价值引领:贯穿“平等、公平、绿色”等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条文。如设立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明确见义勇为免责条款,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宗旨。
- 时代特色鲜明:回应数字时代需求,规范个人信息保护;落实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创设土地经营权制度;新增生态破坏责任条款,打造全球首部“绿色民法典”。
这部法典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更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学习运用民法典,既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