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法律体系达到了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编纂背景

民法典的编纂历经多次尝试,最终在2020年5月颁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编纂过程中,几代法律工作者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保了民法典的科学性与时代性。

二、主要特点

  1. 以人民为中心:民法典全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保障民生,回应社会关切。
  2. 中国特色:民法典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彰显中国精神,是扎根中国实际的法律典范。
  3. 体系创新:突破传统债法限制,将侵权责任独立成编,完善了权利救济机制。

三、法律地位

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

四、意义

民法典的颁布不仅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推动了我国法治建设迈入新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法律》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4180.html

相关推荐

首次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 这部法典系统整合了现行民事法律规范,涵盖总则、物权、合同等7编1260条,自2021年施行后取代了婚姻法、继承法等9部单行法,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立法背景与意义​ ​ 民法典的编纂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历时5年完成

2025-05-15 资格考试

什么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它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民事法律实践成果,以7编1260条的庞大体系全面覆盖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领域,​​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 ​​核心地位与命名意义​ ​

2025-05-15 资格考试

我国第一部法典命名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1. 历史背景 《民法典》的编纂历时五年,于2020年5月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系统整合民事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 2. 法律地位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我国《民法典》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突破,其核心亮点在于系统性整合民事规范、强化权利保护体系以及回应数字时代新型社会关系需求。 ‌这部法典通过整合原有九部单行法律,形成逻辑严密的统一规则,全面覆盖物权、合同、人格权等民事领域,成为公民生活的“权利百科全书”。 从历史维度看,《民法典》的诞生填补了我国法典化立法的空白

2025-05-15 资格考试

我国的三部基本法律

我国的三部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它们构成了国家法律体系的根基。​​宪法是根本大法​ ​,确立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民法典保障民事权益​ ​,规范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刑法维护社会秩序​ ​,打击犯罪并保护人民安全。这三部法律共同支撑起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 ​​宪法​ ​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中国第一部法典化法律是什么

新中国第一部法典化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它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的地位和意义 基础性地位 :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权利保障 :民法典全面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法治保障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是我成立以来第几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历史空白,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这部法典整合了70余年民事法律实践成果,以1260条条文系统覆盖物权、合同、人格权等民生领域,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历史性突破​ ​:自1954年首次启动编纂至2020年颁布,民法典历经66年探索与四次制定尝试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中国成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部法律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法律地位与意义 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系最庞大、内容最广泛的一部基础性法律,涵盖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编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是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它系统整合了70余年民事法律实践成果,以7编1260条的宏大篇幅,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权利保护体系,​ ​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历史性突破​ ​:从1986年《民法通则 》到2020年民法典诞生,历经30余年探索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代替了原来的什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全面替代了原先分散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九部单行法律 ‌,实现了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性整合与升级。这一法典化改革标志着我国民事权利保护进入体系化、科学化新阶段。 ‌第一,婚姻家庭领域实现统一规范 ‌。原《婚姻法》《收养法》被民法典第五编“婚姻家庭”取代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7编为哪七编婚姻家庭

民法典七编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其中‌第五编婚姻家庭 ‌聚焦亲属关系、结婚离婚、子女抚养等民事制度,关键亮点包含‌调整范围扩大 ‌、‌强调平等保护 ‌、‌新增家风条款 ‌等内容,系统规范家庭成员的权益与义务。 ‌调整范围扩大 ‌:婚姻家庭编不仅涵盖传统婚姻关系,还扩展至收养、亲属关系认定等场景,明确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细化家庭成员间的抚养、赡养责任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主要包括哪七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由7编1260条构成​ ​,全面覆盖民事权利保护与市场基本规则,​​核心七编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 ​,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总则编​ ​确立民事活动基本原则,如平等、诚信、绿色原则,统领各分编。​​物权编​ ​规范财产归属与利用,新增居住权等制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第七编是什么

民法典第七编是侵权责任编 ,它系统地规定了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损害赔偿规则以及各种具体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编的主要内容 一般规定 : 明确了侵权责任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包括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归责方式以及免责事由等。 规定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即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损害赔偿 : 详细规定了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第七编第七章内容

​​民法典第七编第七章聚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明确侵权人需承担无过错责任、举证责任倒置、惩罚性赔偿等规则,并首次系统规定生态环境修复及公益诉讼赔偿范围,强化“绿色司法”实践。​ ​ ​​无过错责任原则​ ​ 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造成损害,无论侵权人有无过错均需担责。这一原则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倒逼企业从源头减少污染行为,例如非法排放废水导致农田毁损,企业即使无主观故意也需赔偿。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主要内容包括哪七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分为七编,分别为:总则编 、物权编 、合同编 、人格权编 、婚姻家庭编 、继承编 和侵权责任编 。每编内容针对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全面规范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1. 总则编 总则编是民法典的基础性规定,明确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如民事主体资格、民事权利义务、民事法律行为等,为其他各编提供了法律适用框架。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明确了民事主体权益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途径及责任认定规则,‌核心亮点包括确立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行的归责原则、细化网络侵权责任条款、新增高空抛物连带责任规定 ‌,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平衡权益保护与社会行为自由。 ‌一是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多元化 ‌。根据行为性质与损害类型,确立过错责任为主、无过错责任为例外的归责体系。例如,普通侵权需证明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而饲养动物致害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中国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

新中国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 ​,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涵盖民事权利、合同、婚姻家庭等七大领域,​​以体系化、逻辑化的立法技术​ ​实现了对单行民事法律的整合与升级,​​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 ​​里程碑意义​ ​

2025-05-15 资格考试

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

​​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指体系化、集成化的综合性立法,我国目前有两部此类法律:一是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二是正在审议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典》。前者是​ ​新中国首部法典​​,涵盖民事生活全领域;后者是​ ​首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典​**​,整合30余部相关法律,标志着我国法典化立法迈入新阶段。 ​​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 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

2025-05-15 资格考试

我国第一部法典是什么名字

​​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它于2020年5月28日正式通过,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这部法典整合了7编1260条内容,涵盖物权、合同、人格权等民事领域,​​首次实现民事法律体系的系统化编纂​ ​,并创新性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式进步​ ​。 ​​历史地位与命名意义​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的意义对百姓的意义

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全面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细化日常行为规范 ‌、‌降低纠纷解决成本 ‌,是百姓维护自身权利、处理生活事务的直接法律依据,对个人生活品质和社会公平正义产生深远影响。 ‌一、明确权利义务边界,指导百姓日常生活 ‌ 民法典将婚姻继承、物权合同等民生问题纳入统一法律框架,例如离婚冷静期、小区共有部分收益归属等规定,让普通人在面对复杂关系时能够“有法可依”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