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重视程度"不是语病,而是规范的汉语表达。该短语通过"程度"量化"重视"的深浅,符合"动词+名词"的动宾结构规范,且常见于政府文件、学术论文等正式语境。其合理性体现在三方面:
-
语法结构正确
"重视"为动词,"程度"为名词,二者构成动宾短语。类似表达如"提升服务质量""降低风险等级"均属同类结构,不存在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问题。 -
语义逻辑清晰
"程度"明确指向对某事物的关注强度,如"提高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中,"程度"具体量化了"重视"的级别,比单纯说"更加重视"更具精确性。 -
权威用例佐证
《人民日报》2023年刊文要求"提高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教育部官网亦多次使用该表述,证明其符合官方语言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口语中常说"多加重视"更简洁,但正式文本中"提高重视程度"能更严谨地体现层级性。根据表达场景选择即可,无需刻意回避这一正确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