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专利法对比的核心修改聚焦于强化保护、促进转化、完善制度三大方向,关键亮点包括:惩罚性赔偿上限提至500万元、药品专利期限补偿最长5年、外观设计保护期延至15年、新增开放许可制度等。
-
保护力度全面升级
新法将侵权法定赔偿上限从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引入1-5倍惩罚性赔偿;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从10年延长至15年,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可因审查延迟申请期限补偿。药品专利额外享受最长5年补偿,总保护期不超过14年。 -
专利转化机制创新
新增开放许可制度,专利权人可公开声明许可条件,简化交易流程;职务发明人可通过股权、分红等方式分享收益,激发创新活力。同时要求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促进技术传播与应用。 -
审查与保护范围优化
外观设计保护扩展至产品局部设计,并享有6个月国内优先权;新增遗传资源保护条款,明确依赖非法获取遗传资源的发明不授权。滥用专利权构成垄断的,将按《反垄断法》处理。 -
程序简化与效率提升
取消专利复审委员会,统一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处理事务;简化专利权转让程序,明确共有专利的行使规则。诉前保全无需担保,降低**门槛。
提示:企业需重点关注恶意侵权风险与药品专利新规,个人创新者可利用开放许可加速成果转化,同时注意遗传资源合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