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可向残联、人社部门及多部门联合机构申请扶持,重点包括创业补贴、税收减免、孵化基地入驻等核心政策。各地还提供技能培训、**贴息等差异化支持,部分项目甚至预留10%便民网点资源优先给残疾人。
-
残联主导的综合扶持:各级残联是残疾人创业的核心对接部门,负责统筹补贴发放(如场地租金、设备购置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及创业孵化基地推荐。例如中山市由残联牵头联合人社、商务等部门建立孵化基地,提供办公场地、政策代办等一站式服务。
-
人社部门的专项政策:人社系统提供创业担保**、社保补贴和职业培训资源。残疾人创办企业正常运营满1年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灵活就业者还能享受社保费用减免。云南等地明确要求降低**门槛,最高可取消反担保。
-
跨部门联合激励措施:财政、税务、民政等多部门协同落实税费优惠,如免征增值税、减征个税,民办非企业单位按民用标准收取水电费用。部分地区对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的创业者额外给予贴息**和荣誉推荐。
-
地方特色支持网络:县级残联通常开展精准需求摸排,提供推拿、电商等定向技能培训,并跟进创业全程服务。例如山西某县通过“娘家人”式帮扶,帮助视障人士开设按摩店并带动就业。
建议创业者优先联系当地残联获取最新政策清单,同时关注人社部门发布的创业大赛(如“众创杯”)和孵化项目。部分线上创业还可申请网络资费补助,需提前准备残疾证明及创业计划书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