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电子在7纳米光刻机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专利突破、技术自主化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具体进展如下:
-
专利技术突破
2024年9月,上海微电子公开了“极紫外辐射发生装置及光刻设备”发明专利,核心团队针对极紫外光刻技术中的带电粒子污染问题,提出通过电场、化学反应和惰性气体组合的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收集器镜的寿命和稳定性。
-
绕过西方专利壁垒
该专利技术成功规避了国外技术封锁,为国内光刻机发展开辟了独立路径,标志着中国不再依赖EUV光刻机技术,向自主化制程迈进。
-
产业链协同推进
上海微电子与供应商(如光学器件制造商)紧密合作,其研发的精密光学透镜已应用于国产光刻机,覆盖深紫外DUV波段,为整机性能提升提供关键支撑。
-
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验证
尽管专利技术已获批,但光刻系统整机性能仍需多子系统协同优化。目前,中芯国际已通过自主研发的图形处理算法和多重曝光技术实现5nm芯片量产,初期良品率达35%,为7nm技术积累经验。
总结 :上海微电子在7nm光刻机光源技术上取得突破,结合产业链协同与自主研发能力,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国产芯片制造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