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长期追随美国的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三点:历史形成的依附关系、经济利益的深度捆绑,以及安全防务的绝对依赖。 这种“跨大西洋联盟”的稳定性源于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设计,而欧洲通过妥协换取发展红利,但代价是自主性的削弱。
-
历史与制度性红利
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重建欧洲经济(131.5亿美元援助),同时主导北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将欧洲纳入西方阵营。欧洲国家在政治制度、价值观上与美国高度同构,形成“共同利益共同体”。例如,德国统一和欧盟东扩均依赖美国支持,这种历史惯性使欧洲难以脱离美国框架。 -
经济命脉受制于美元体系
欧洲经济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和技术。德国汽车业30%的出口面向美国,法国奢侈品巨头40%营收来自北美。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57%的霸权地位,使欧洲金融体系易受美国政策冲击——2008年次贷危机直接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其经济脆弱性。 -
安全依赖北约的“保护伞”
欧洲防务长期外包给美国,北约70%军费由美国承担。俄乌冲突中,欧洲国家军备不足的短板凸显,德国曾公开承认“无法承担GDP 5%的军费开支”。美国通过渲染俄罗斯威胁,强化欧洲对北约的依赖,甚至干预欧洲能源政策(如阻挠“北溪-2”项目)。
当前,欧洲内部虽出现“战略自主”呼声(如马克龙主张),但经济衰退和防务短板使其难以摆脱美国控制。未来,若美国霸权持续衰落,欧洲或将重新权衡依附成本,但短期内“听美国话”仍是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