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泄露的违法数量标准,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基本数量标准
-
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条以上即认定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
其他敏感信息
包括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需达到500条以上。
-
其他一般信息
除上述两类信息外的其他公民个人信息,需达到5000条以上。
二、其他认定标准
-
违法所得金额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违法所得达5000元以上的,即认定为“情节严重”。
-
比例累计 :若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按比例累计达到规定标准(如行踪轨迹信息25条、其他信息250条等),也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
特殊情形 :包括将信息用于犯罪、明知信息被用于犯罪仍提供、在履行职责中违规提供等。
三、特殊情形加重处罚
-
情节特别严重 :如非法获取、提供信息达5000条以上,或违法所得超5万元等。
-
从重处罚 :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获取信息后实施其他犯罪等。
四、其他相关标准
- 单位犯罪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从重处罚。
总结
信息泄露是否构成违法,需结合信息类型、数量、违法所得及行为情节综合判断。若涉及50条以上敏感信息或5000元以上违法所得,通常会被认定为犯罪。建议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因信息泄露引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