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确实已实现可控核聚聚变技术突破,2023年EAST装置首次实现403秒的稳态长脉冲运行,2024年“人造太阳”完成千秒级放电实验,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以下是关键进展与技术解析:
-
核心突破
- EAST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通过1.2亿℃等离子体约束,打破能量输出纪录,验证了工程可行性
- 新一代“CFETR”工程设计方案已启动,目标实现商用发电(预计2035年前后)
-
技术优势
- 采用氘氚燃料,海水中氘储量可供人类使用亿年,彻底解决能源焦虑
- 零碳排放且无核废料,安全性远超裂变反应堆
-
国际地位
- 我国承担ITER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9%关键部件研制,钨偏滤器技术全球领先
目前该技术仍处于实验堆向工程堆过渡阶段,大规模商用需突破材料耐高温、能量净增益等挑战。中国通过“三步走”战略持续推进,有望成为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