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概念是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确立,因此1956年也通常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
达特茅斯会议的背景
- 时间和地点:1956年8月,在美国汉诺斯小镇的达特茅斯学院。
- 发起者: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克劳德·香农和纳撒尼尔·罗切斯特等四位学者。
- 目的:探讨用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
会议的主要内容
- 人工智能的提出:会议首次使用了“人工智能”这个术语,并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早期定义和研究目标。
- 研究主题:包括自动计算机、神经元网络、计算规模理论、自我改进、随机性和创造力等。
- 重要人物:会议吸引了包括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克劳德·香农、艾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等在内的多位杰出科学家。
会议的影响
- 人工智能的诞生:达特茅斯会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正式诞生的标志,开启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新篇章。
- 研究的推动:会议推动了国际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促进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 实验室的建立:会议后,麦卡锡和明斯基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AI LAB实验室,开始从学术角度对人工智能展开严肃而精专的研究。
达特茅斯会议的召开,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