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迎来重大调整,新增91种药品并优化支付范围,预计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本次更新聚焦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及儿童用药领域,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亮点包括:ALK突变药物全线报销、38种“全球新”创新药纳入、电子处方流转监管强化,以及药品追溯码全国应用。
-
新增药品覆盖临床急需领域
新增的91种药品中,26种为肿瘤用药(含4种罕见病)、15种慢性病用药(含2种罕见病)、13种罕见病用药,以及7种抗感染用药。例如,治疗宫颈癌的赛帕利、卡度尼利等药物首次纳入,填补了晚期宫颈癌双靶点免疫治疗的医保空白。创新药占比超70%,其中国产药达65种,反映我国医药创新实力持续增强。 -
支付限制放宽与优化
多款药品取消或放宽支付限制,如骨化三醇注射剂、特利加压素注射剂等从“限特定适应症”调整为“无限制”。部分药品扩展了适用人群,如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新增“与抗生素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报销范围。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的支付范围调整为“限急诊或住院患者”,更贴合临床需求。 -
监管与技术双升级
2025年起,药品追溯码全面启用,实现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可查。电子处方流转强制通过中心平台,纸质处方逐步淘汰,遏制骗保乱象。村卫生室100%纳入医保定点,确保基层用药可及性。连续参保4年以上的居民可提高大病保险支付限额,激励长效参保。
提示: 参保人可通过定点医疗机构或药店查询目录具体调整,关注电子处方流转新规。创新药纳入后需结合地方挂网进度,部分药品过渡期至2025年6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