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是劳动合同中衡量劳动者工作年限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权益和待遇。工龄不仅影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还与年假、医疗期等福利密切相关。
工龄对劳动合同的具体影响
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支付。工龄越长,劳动者在离职时能获得的经济补偿越高。带薪年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连续工作满一年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工龄决定年休假天数。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10天,满20年的15天。医疗期保障
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医疗期与工龄挂钩。工龄越长,医疗期越长,用人单位在此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工龄连续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单位被安排到新单位工作的,工龄应连续计算。这确保了劳动者权益不受用人单位变更的影响。
工龄权益的保障
- 防止工龄“归零”
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让劳动者的工龄“归零”,如公司更名或关联公司轮流签订劳动合同等行为均属违法。 - 法律支持
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法院通常会依据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据认定工龄。
总结与提示
工龄是劳动合同中不可忽视的要素,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年假、医疗期等权益。劳动者应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如遇工龄权益争议,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