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分国道确实恢复了收费站收费,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吉林、湖北等省份,核心原因包括新能源汽车普及导致燃油税收入锐减、地方财政压力加剧,以及大型基建项目的资金缺口。例如山东济南黄河大桥(国道104线)和江苏205国道宿淮段已明确恢复收费,收费标准因车型和地区差异显著。
-
现状与案例
山东、江苏等地通过政府批复恢复国道收费,如济南黄河大桥收费站期限长达25年,江苏宿淮段对客车和货车实行分级收费(客车10-15元/次,货车10-50元/次)。这类举措多为填补养护资金缺口,且符合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对独立桥梁收费的规定。 -
恢复收费的深层原因
- 财政压力:地方债风险管控限制城投债发行,叠加土地财政萎缩,迫使地方政府转向通行费增收。
- 燃油税失效:新能源汽车无需燃油,导致传统养路费来源减少,年缺口或达数百亿元。
- 高成本基建:如济南黄河大桥总投资78.93亿元,仅靠财政难以覆盖。
-
社会与经济影响
- 物流与民生成本上升:通行费推高运输价格,可能传导至商品售价;普通家庭出行负担加重。
- 旅游业潜在风险:收费国道若涉及旅游廊道(如318国道),可能抑制自驾游意愿,但当前景观大道暂未大规模收费。
未来国道收费可能进一步扩围,但需平衡公众负担与资金需求。建议关注地方政策动态,尤其是差异化收费和新能源车专项养路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