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考难度呈现稳中有升趋势,竞争压力持续加大,但部分科目难度微降,地域特色与综合能力考查成为新焦点。
近年来,四川省考报考人数连创新高,2025年报名人数突破50万,平均竞争比达47:1,热门岗位甚至超1500:1。行测整体平均分较2024年上涨4.3分至59.4分,但高分占比有限,数量关系得分率最高,政治理论新增考查且灵活性强,言语理解题量减少但难度保持。申论材料“川味十足”,如成都低空经济、攀枝花水果等本土案例频现,大作文难度下降但更注重区域战略(如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实践分析。
分点展开:
-
竞争格局加剧
报考人数年均增长超20%,2025年非联考省份中四川热度居前。省直及成都岗位竞争比超1:90,基层岗位因服务期限制或地域差异(如甘孜州竞争比1:44)存在“冷热不均”。 -
试题难度分化
- 行测:政治理论(占比10%)结合地方政策,非本地考生得分率低;资料分析侧重基础公式,但混合增长率等技巧题占比提升。
- 申论:分级分类更成熟,省市卷聚焦宏观战略(如“四化同步”),县乡卷强调乡村振兴实操,执法卷要求法治案例分析,题型向国考靠拢。
-
备考策略调整
需强化本土时事积累(如四川省委全会精神),行测优先突破数量与资料分析模块;申论需掌握“从题干直接提炼论点”的技巧,并针对性练习地方案例的策论写作。
总结:未来四川省考将延续“高竞争+灵活命题”特点,考生需平衡基础能力与地域化知识储备,关注基层岗位的“低分机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