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假对旅游业的影响显著,2025年假期全国出游人次达1.26亿,旅游消费575.49亿元,同比均增长超6%。短途游、赏花经济、文化体验成为三大核心驱动力,带动“淡季不淡”的市场活力。
-
短途游与拼假模式释放需求
“两小时高铁圈”和自驾游占比近半,县域旅游热度飙升。年轻人通过“年假+清明”拼假延长行程,带动长途游订单增长10%,银发族出游量同比增30%,形成“一老一青”的多元消费格局。 -
赏花经济激活文旅新动能
武汉樱花、洛阳牡丹等传统赏花地搜索量环比增长超200%,夜樱光影秀、直升机赏花等创新玩法涌现。采茶、挖笋等乡村体验热度同比增47%,乡村旅游订单量增长20%,推动“节气+文旅”深度融合。 -
文化IP与沉浸式体验成亮点
博物馆、寺庙类景区客流激增,汉服游园、非遗手作吸引年轻群体。主题乐园通过限定活动引流,如迪士尼“春日狂欢派对”带动门票预订量增长50%,文旅融合场景持续升级。
未来,清明假期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向“深度体验+文化赋能”转型,成为观察消费韧性与创新供给的重要窗口。建议游客关注错峰出行,提前预订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