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自给率近年来显著提升,2025年已突破70%,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这一成果得益于政策扶持、企业研发投入加大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核心进展
- 政策驱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持续注资,推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发展。
- 技术突破: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实现量产,存储芯片(如长江存储)和AI芯片(如华为昇腾)跻身国际前列。
- 产能扩张:中芯国际、华虹等企业扩产,2025年本土晶圆厂产能占比超30%。
- 生态完善:国产EDA工具、光刻机零部件等“卡脖子”环节取得阶段性成果。
未来挑战
- 高端光刻机仍依赖进口,7nm以下制程需进一步攻克。
- 全球供应链波动可能影响原材料供应。
总结:中国芯片自给率提升标志着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增强,但需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巩固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