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账公司行业监管政策主要围绕规范执业、强化监管和促进行业发展展开,具体政策要点如下:
一、核心监管方向
-
基础规范与执业标准
-
《代理记账基础工作规范(试行)》(财会〔2023〕27号)明确业务流程、质量控制等具体要求,成为行业准入和日常监管的核心依据。
-
代理记账机构需通过全国监管服务平台完成备案,报送从业人员变动等材料,信息真实性、规范性将作为重点审核内容。
-
-
无证经营与虚假承诺整治
- 2024年起,财政部将联合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无证经营、虚假承诺等违法行为,违规机构将被列入重点关注名单并公示。
二、准入与资质管理
-
审批方式改革
-
新会计法实施后,代理记账机构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全国统一监管服务平台不再区分普通机构与自贸区机构,简化了审批流程。
-
个人代理记账被明令禁止,机构需持续符合资格条件,否则将面临撤销资质风险。
-
-
备案时效与整改要求
- 机构需在每年4月30日前完成年度备案,逾期未整改或材料不合规的,将被责令整改或撤销资质。
三、促进行业发展措施
-
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
建立全国代理记账行业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动态监管,提升行业透明度。
-
通过平台开展“小作坊式”代账机构专项整治,推动头部机构承接客户。
-
-
质量保障与风险防控
-
要求机构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维护企业利益。
-
财政部门将定期开展执业质量检查,推动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
四、政策实施影响
-
市场秩序改善 :通过严格准入和违规整治,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质量显著提升,企业对代账服务信任度增强。
-
机构整合加速 :小作坊式机构逐步退出市场,头部机构凭借合规性和服务质量获得更多客户。
以上政策体现了财政部通过制度规范、监管强化和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代账行业规范化水平,保障中小微企业财务健康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