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划归徐州的民意调查显示,两地民众对行政区划调整的支持率较高,主要基于历史渊源、地理便利性和经济发展需求三大核心因素。 超过60%的受访萧县居民认为划归徐州能提升生活便利性,而徐州本地居民则期待区域协同带来的经济活力。
-
历史与文化认同:萧县曾属徐州管辖1400余年,两地语言、习俗高度相似。民间交流频繁,例如萧县梨花节与徐州云龙湖灯会互为文化名片,强化了“同根同源”的归属感。房地产广告“阔别60载,再做徐州人”曾引发广泛共鸣,折射出民众对历史纽带的情感认同。
-
地理与经济协同:萧县距徐州市中心仅15公里,远低于其与宿州75公里的行政距离。约34.8万萧县人口长期在徐州就业、购房或就医,两地交通日均流量超5万人次。徐州地铁1号线延伸至萧县的规划已预留接口,进一步推动“15分钟生活圈”设想。
-
民意分歧与挑战:约20%的宿州户籍居民担忧资源流失,而跨省审批流程复杂(需国务院逐级评估)仍是主要阻力。但近年安徽“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政策(如段园镇毗邻新区建设)为调整提供了政策铺垫。
当前,两地政府正通过产业协作(如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和基建互联(徐萧快速通道)逐步推进一体化。未来若调整落地,萧县或成为徐州辐射皖北的“西翼门户”,但需平衡多方利益与行政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