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结合权威性和时效性信息整理如下:
一、管理原则与适用范围
-
管理原则
遵循“谁负责、谁跟踪、谁催收”的责任划分,确保应收账款及时回收。
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销售建筑材料等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
-
适用范围
覆盖公司本部及分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包括工程款、材料款等债权。
二、部门职责分工
-
财务部门
-
负责核算、记账、对账及账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
监督收款政策执行,参与坏账处理与审计支持。
-
-
业务部门
-
负责客户信用评估、合同签订及款项催收,定期拜访客户(每月至少两次)。
-
处理“问题账款”(如诈骗、票据兑现困难等),填写问题报告单或坏账申请书。
-
三、合同与风险控制
-
合同管理
-
业务部门与法务、财务联合评估客户信用,明确付款方式、期限及违约责任。
-
合同原件需及时交财务备案,便于跟踪管理。
-
-
风险控制
-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审查。
-
设定逾期预警标准(如发票开具后2个月未收回视为问题账款),特殊情况需总经理特批。
-
四、催收与坏账处理
-
催收策略
采用“及时提示、持续跟催、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加强催收力度。
业务人员因疏忽导致损失需赔偿25%以上金额。
-
坏账处理
确定坏账需报董事长批准,按财务规定核销,并分析原因改进管理。
五、监督与考核
-
设立专项考核指标,监督收款政策执行情况。
-
协助外部审计,提供应收账款相关资料。
总结 :中国建筑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以部门协同为核心,通过合同规范、风险预警和催收机制,保障资金回笼与风险控制。具体实施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