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资金链健康运转的核心,其科学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事前信用评估、事中动态监控、事后风险处置。 这三个阶段形成闭环管理,关键价值在于降低坏账率、加速资金回笼、平衡销售扩张与财务安全,尤其对赊销占比高的行业至关重要。
事前信用评估是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闸门。建立客户信用档案,通过财务数据、历史合作记录、行业口碑等综合评分,划分信用等级并动态调整。首次合作客户建议要求担保或预付款,信用政策需明确账期、折扣条款及违约后果,由独立信用部门(而非销售部门)审批执行。
事中动态监控需贯穿合同履行全程。采用“三单匹配”机制(合同、发货单、发票信息一致),定期发送对账单并要求书面确认。账龄分析表实时预警逾期风险,对异常客户及时收紧信用额度或暂停供货。业务员需同步跟进客户经营动态,避免信息滞后导致被动。
事后风险处置强调分层催收与法律固化。逾期1-3个月由业务部门柔性沟通,3-6个月引入律师函施压,超6个月启动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同步整理催收记录、往来函件等证据链,符合《民法典》诉讼时效中断条件。对确认为坏账的款项,按税法要求留存证明材料申报资产损失。
应收账款管理本质是平衡业绩增长与现金流安全的艺术。许多企业陷入“有营收无现金”困境,往往源于事前信用放水或事中监控松懈。建议每季度复盘回款数据,将销售考核与回款率挂钩,必要时借助保理融资缓解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