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公司往往面临资金链断裂、坏账激增等风险,核心问题包括:信用评估缺失、催收机制低效、部门协作脱节。 典型案例中,长虹因过度依赖赊销且未核查客户APEX的信用,导致近5亿美元账款难以收回;NY农业公司因销售与财务部门权责不清,42%流动资产被应收账款占用,严重拖累周转效率。
1. 信用管理漏洞
问题公司常忽视客户信用动态评估,如长虹未发现APEX拖欠多家供应商的历史,直接签订大额合同;NY农业公司对老客户沿用过时信用标准,导致赊销额度失控。部分企业甚至无独立信用部门,仅凭销售经验授信,埋下坏账隐患。
2. 催收流程形同虚设
销售导向型绩效考核使员工忽视回款,如NY农业公司销售员仅通过邮件/电话象征性催收,无后续跟进。青岛啤酒虽整体周转优秀,但5年以上账龄应收款占比超50%,暴露长期催收乏力问题。
3. 跨部门协同失效
合同签订时法务/财务缺位(如HL公司),条款漏洞频出;应收账款清理时销售与财务互相推诿。某机械企业D因管理层轻视财务指标,逾期账款累积引发融资成本上升。
提示: 企业需建立信用评级动态更新机制、将回款纳入KPI考核,并通过信息化工具实现部门数据互通。必要时可引入保理或专业催收机构,降低坏账对经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