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整改清单的核心内容是围绕公务活动、经费管理、作风建设等关键领域,明确“严禁”与“必须”的行为边界,通过细化正负面清单划出纪律红线,严防“**”反弹。 其重点包括严控公款消费、规范公务接待、精简会议活动、强化差旅管理等,旨在以制度化手段推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 经费管理:严禁突击花钱、滥发津贴或公款购买礼品,预算执行需严格审核,超支部分由个人承担。例如,不得用公款报销私人费用,国内差旅费、培训费等支出不得追加预算。
- 公务接待:禁止无公函接待、超标准用餐(如提供高档菜肴或酒水),陪餐人数不得超过规定比例。接待费用需单独列示,不得向下级转嫁或隐匿开支。
- 会议活动:严控会议规模与时长,二类会议参会人数不超过300人,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办会。会场布置从简,严禁发放纪念品或组织旅游。
- 差旅标准:出差需按职级乘坐交通工具和选择住宿,自行缴纳伙食费,市内交通费按80元/天包干。违规费用不予报销。
- 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通报曝光确保清单落地,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多地纪委监委将清单纳入学习培训,强化纪律意识。
落实八项规定整改清单需长期坚持,既要细化规则堵住漏洞,也要通过教育监督形成自觉。党员干部应逐条对照,避免触碰高压线,以实际成效巩固作风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