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工资计算基数是基本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
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双倍工资通常是指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应向劳动者支付的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即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的月工资标准。
1. 基本工资的定义 基本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应得的报酬,是劳动者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工资通常在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等。
2. 实发工资与基本工资的区别 实发工资是指劳动者实际收到的工资金额,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实发工资可能因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的扣除而与基本工资有所不同。
3. 双倍工资的计算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劳动者的基本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
4.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计算基数是劳动者的基本工资。
总结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基本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劳动者在遇到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