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破五)并非完全不能走亲戚,但传统上这天更注重“破除晦气”和“迎财神”,部分地区有“忌串门”的习俗,尤其避免去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以防“带走财运”。 现代社会中,这一禁忌已逐渐淡化,更多人选择与亲友团聚或外出游玩,但尊重地方习俗仍很重要。
许多地区认为正月初五是“送穷神”的日子,家庭会集中打扫卫生、燃放鞭炮,象征赶走厄运。此时串门可能被视为干扰他人“破五”仪式,尤其老一辈更在意这类讲究。北方部分农村至今保留“初五不走亲”的传统,尤其忌讳带礼物上门,因“破五”谐音“破吾”,担心影响自家运势。
商家和创业者格外重视正月初五的“迎财神”活动,通常会开门营业、举行祭拜,此时拜访经商者家庭可能被认为冲撞财气。若必须走访亲友,可选择下午时段,避开清晨的祭祀高峰,且不宜久留。携带象征吉祥的礼物如水果、糖果,能化解部分传统忌讳。
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加剧,年轻一代对这类禁忌的敏感度降低,更多人将初五视为春节假期的尾声,利用最后假日与亲友聚会。关键是以对方家庭习惯为准——可提前询问是否介意拜访,或改为视频拜年。若对方长辈特别讲究传统,不妨改期再聚,避免无心之举引发不快。
正月初五是否走亲戚,本质是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平衡。了解禁忌背后的文化逻辑(如对财运的重视)比机械遵守更重要,既保留年味,又不被旧俗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