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核算涵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核心包括取得计价、折旧计提、后续支出、期末计价及处置等环节。企业需通过系统化核算反映资产价值变动,确保财务数据真实性与合规性,同时为决策提供依据。
- 取得核算:外购资产按买价及相关税费入账,自建资产以竣工成本计量,融资租赁资产按公允价值与最低付款额现值孰低确认。特殊情形如弃置费用需以现值计入资产成本。
- 折旧核算:采用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方法,按资产类别、使用年限及残值率分摊成本。计提减值后需调整折旧基数,已全额减值资产停止折旧。
- 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改良支出计入资产成本,日常维修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装修费用按受益期单独计提折旧。
- 期末计价:比较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或未来现金流现值孰高),计提减值损失且不得转回。
- 处置核算:出售、报废等终止确认资产,差额计入损益。融资租赁期满返还或留购需清理未确认融资费用。
规范固定资产核算能优化资源配置、防范资产流失,企业应定期盘点、复核折旧政策,确保账实一致与准则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