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迎来大幅升温,成为近年来最火爆的旅游高峰之一。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总人次达到3.14亿,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总花费达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一、热门城市游客量
- 四川省:接待游客4365.28万人次,同比增长3.75%,旅游消费总额235.01亿元,同比增长11.13%。
- 山东省:200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2216.5万人次,同比增长8.0%,济南、青岛、威海等城市酒店订单量显著增长。
- 湖南省:假期第二天接待游客1439.86万人次,同比增长33.88%,省外游客占比16.82%。
- 北京市:接待游客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入境游客10.4万人次,同比增长42.4%。
- 上海市: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宾馆客房出租率达73%,同比增长6.5%。
二、景区与夜经济发展
- 特色景区:
- 甘肃兰州水墨丹霞景区:日均游客量超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
- 敦煌莫高窟、张掖七彩丹霞:游客量显著增长。
- 夜经济:
-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累计客流量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
- 广西通过主题光影秀、音乐节等多元业态激活夜经济。
三、文旅新业态
- 智慧服务:如四川青城山推出外骨骼机器人、无人机送货系统,优化游客体验。
- 文化演艺:安徽安庆、新疆喀什等地将文化演艺融入旅游场景,推出高品质文旅产品。
- 非遗焕新:福建漳州木偶嘉年华、四川自贡彩灯博物馆等活动备受游客欢迎。
四、游客增长与趋势
- 游客总量: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14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 增长趋势:夜间经济、反向旅游、小众目的地等新趋势逐渐显现,游客需求更加多元化。
总结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热度高涨,不仅体现了游客出游需求的集中释放,也展示了文旅行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未来,随着更多新业态和智能化服务的推出,旅游市场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